Notes · 07/06/2022 0

华严经 52阶次 简解

  菩萨五十二阶次,即菩萨从初发心修行直至成佛所要经历的五十二个等级。按华严之说,菩萨共分五十二个阶位(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),此中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与妙觉,依次配习种性、性种性、道种性、圣种性、等觉性、妙觉性等。

  十信: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,最初十位名十信,因入佛教海,修无量法门,要以信为先也。

  一、信心。心与理合,确切不移,灭一切妄想,名曰信心。

  二、念心。虽在无数劫中,舍身受身,此现前一念,决定不忘,名曰念心。

  三、精进心。不杂曰精,不退曰进,进趣真净,名精进心。

  四、慧心。心纯行勤,智慧自生,名曰慧心。

  五、定心,百杂粉碎,心体湛然,名曰定心。

  六、不退心,定光发明,进修无懈,深入自性,名不退心。

  七、护法心。进趣功纯,保持不失,与十方如来,气分相接,名护法心。

  八、回向心。以保持修道力故,与佛光相交格,名回向心。

  九、戒心。安住净戒,心光常凝,名曰戒心。

  十、愿心。遍游十方,化导众生,随其所愿悉得满足,名曰愿心。

  十住: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,第二个十位名十住,因信心既立,能住佛地也。又因发起大心,趣入妙道,故又名十发趣。

  一、发心住。以真方便,假十信之用,圆成一心,名发心住。

  二、治地住。以前妙心,履以成地,则一切皆治,名治地住。

  三、修行住。心所涉知,俱得明了,遍修诸行,皆无留碍,名修行住。

  四、生贵住。冥契妙理,行与佛同,气分感通,成如来种,名生贵住。

  五、方便具足住。自利利他,方便具足,名方便具足住。

  六、正心住。心念同佛,惟得其正,名正心住。

  七、不退住。身心增长,无有退缺,名不退住。

  八、童真住。佛之十身灵相,一时具足,如童真之可贵,名童真住。

  九、法王子住。长养圣胎,绍隆佛种,堪作法王之子,名法王子住。

  十、灌顶住。菩萨既为佛子,佛以智水灌顶,藉表成人,名灌顶住。

  十行: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,第三个十位名十行,因菩萨经十信十住,已成佛子,满足自利,复须长养利他功行,故名十行,亦名十长养。

  一、随顺众生,随喜功德,名欢喜行。

  二、饶利众生,使得法利,名饶益行。

  三、等视众生,不见其过,名无嗔恨行。

  四、三际十方,化身无尽,名无尽行。

  五、了达法门,悉无错误,名离痴乱行。

  六、既离痴乱,则能现诸相,同异圆融,名善现行。

  七、十方虚空,满足微尘,于一尘中,现十方界,尘界交现,不相留碍,名无著行。

  八、缘般若故,成无著行,故六度中,特尊般若,名尊重行。

  九、妙观慧中,显圆融德,能入诸佛法轨中,名善法行。

  十、圆融德相,清净无漏,真无为性,妙契真实,名真实行。

  十回向: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,第四个十位名十回向,因以大悲心,救护一切众生,故名为回向。前之住行,出俗心多,大悲心少,此则济以悲愿,处俗利生,回此善行,向彼万类。

  一、化度众生,离众生相,回无为心,向涅盘道,名救护一切众生,离众生相回向。

  二、正显中道,归趣本觉,回入法身,无能坏者,名不坏回向。

  三、本觉之理,湛然常住,能觉之智,齐于诸佛,名等一切佛回向。

  四、觉智周圆,无所不遍,名至一切处回向。

  五、一切世界,过恒沙佛,自性功德,重重无尽,名无尽功德藏回向。

  六、于诸佛地,起万行因,依因趣果,取涅盘道,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。

  七、十方众生,皆我性具,本际平等,无有高下,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。

  八、即一切法,离一切相,缘生无性,体即真如,名真如相回向。

  九、诸法本空,心无缚着,于根尘中,得大解脱,名无缚无著解脱回向。

  十、性海圆成,心等法界,含摄周遍,量等虚空,名等法界无量回向。

  十地: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,第五个十位名十地,在此十地,渐开佛界,成一切种智,已属圣位,故又名“十圣”。

  一、欢喜地,菩萨既满初阿僧只劫之行,初窥心性,破见惑,证二空理,成就檀波罗蜜,生大欢喜。

  二、离垢地,菩萨断思惑,除毁犯之非,使身清净,成就戒波罗蜜,离一切垢。

  三、发光地,菩萨灭无明暗,而得三明,成就忍波罗蜜,心光开发。

  四、焰慧地,菩萨于三十七道品,圆满具足,进而修习力无畏,不共佛法,远离懈怠,成就精进波罗蜜,使慧焰炽盛。

  五、极难胜地,菩萨为利益众生,外习诸技艺,内成就禅波罗蜜,极难制胜。

  六、现前地,菩萨住解脱法门,修空无相无愿三昧,成就般若波罗蜜,使现前差别尽泯。

  七、远行地,菩萨断诸业果细现行相,起殊胜行,广化众生,成就方便波罗蜜,备远行资粮。

  八、不动地,菩萨住无生忍,断诸功用,身心寂灭,犹如虚空,成就愿波罗蜜,于涅盘心,湛然不动。

  九、善慧地,菩萨灭心相,证智自在,具大神通,善护诸佛法藏,成就力波罗蜜,善运慧解。

  十、法云地,菩萨广集无量道法,增长无边福智,悉知一切众生心行,依上中下根,为说三乘,成就智波罗蜜,有如大云,雨大 法雨。

  等觉:又称作遍觉,是佛教中觉的三种境界之一,指不仅自觉,即自己觉悟,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,即使别人觉悟。

  经云:‘如来逆流,如是菩萨顺行而至,觉际入交,名为等觉。’疏云:‘此位将明菩萨始觉,等于如来妙觉,故先举如来,而言逆流者。盖谓如来,已先证入妙觉果海,无复进取,但惟不舍众生,倒驾慈航,逆流而出。而此菩萨,乃言顺行而至者,谓其进取未竟,方趣果海,顺流而入也。觉际入交者,菩萨始觉,与佛妙觉,分齐正齐,但顺背之不同耳。’

  妙觉:自觉觉他,觉行圆满,智德不可思议,称为妙觉,为佛果的无上正觉,证得此觉的人,被称为佛。

  指觉行圆满究竟佛果。修行至此阶位,则可断尽一切烦恼,智慧圆满,悟得绝妙涅盘之理。且可超越四魔,照达一切事理,一念一时知一切佛国等事。经曰:“常住一相,第一无极,湛若虚空,一切种智,照达无生,有谛始终。唯佛穷尽,众生根本,有始有终,佛亦照尽,乃至一切烦恼、一切众生果报。佛一念心,称量尽原,一切佛国、一切佛因果、一切佛菩萨神变,亦一念一时知,住不可思议二谛之外,独在无二。”